搜尋[ ],共找到 1211 個文章

嘎瑪仁波切:所謂的冤親債主,大都是我們曾經比較親的人

你是真正的佛弟子嗎?  如果是出家人,就不需要面對工作的壓力、家庭的變故,對他們來說,任何名利、
2023-05-04
132

呷絨多吉上師:現在的災難很多奇奇怪怪的病也很多所以我們要把握好這個人生

上師教言集:  我們的生命也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你努力修的話,你還有希望到那裡去吃一頓,能活過來。
2024-03-26
132

傳播SQ者將來所感受的果報,請大家警醒

迷戀黃片、色情網站的果報!!!  註:看黃片,上色情網站就是邪淫,會大折損人的福報。現世感得不如
2023-02-17
132

道證法師:聲聞:佛的聲音聽得入耳,還會照做實行,所以他會開悟,解脫自在

聲聞法界  「聲聞」這兩個字,單由文字表面上來看,聲就是聲音,聞就是聽聞。  聽聞什麼聲音呢?聽
2023-06-04
132

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四十九)~N 1307經:本經讚譽修習八正道所成就的神通。

1307經:本經贊譽修習八正道所成就的神通。  人類發展至今,隨著科技的日益發達,對宇宙的認識可
2023-03-03
132

如何理解《金剛經》中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金剛經》有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相是虛妄,擊中了多少人懷念青春的心?似乎日落西山,便沒有
2022-07-07
132

方廣錩教授:中國書店所藏敦煌遺書序

中國書店所藏敦煌遺書序方廣錩1900年6月,在中國北京,義和團運動如火如荼。其後而來的八國聯軍侵華以
2022-08-27
132

廣欽老和尚:修行最先就是要攝住這個心猿意馬、隨心所欲的心

修行要在最困苦、最不好的環境,越是能修忍辱,越有境界折磨,才是修行最佳的環境。  心要怎麼修
2023-11-18
132

吳汝鈞教授:《維摩經》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師的心靈哲學 二、清凈心體與凡心即法性

天台智顗的心靈哲學《維摩經》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師的心靈哲學 二、清凈心體與凡心即法性 吳汝鈞   一
2022-10-24
132

宣化上人:思想所造成的惡報,也是很厲害很大的

六交報之  「思報」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六者思報,招引惡果。此思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惡風
2023-10-05
132

凈土法門法師:宗教教育為和諧世界所必須(第二屆多元宗教與文化對話的國際會議)

宗教教育為和諧世界所必須第二屆多元宗教與文化對話的國際會議二Ο一Ο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孟加拉國達喀爾尊敬
2023-03-14
132

讓六祖惠能開悟的一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朗明大和尚對《金剛經·莊嚴凈土分第十》中的名句開示: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
2022-06-08
132

寬運法師: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寬運法師彌陀佛七開示昨天講了「自性彌陀.唯心凈土」,提醒我們念佛人要相信西方極
2022-09-17
132

佛教所講的消災、延生有可能嗎?

佛法所講的因果,就是指自然力的平衡。災難現象的發生或幸福的來臨,就是因果的酬償。善因的酬償是富貴
2022-06-18
132

信願法師:念佛修行要有何大局觀才不會視野有所狹隘?

問:念佛修行要有何大局觀才不會視野有所狹隘?  答:我們學佛修行有一點是很重要的---態度。譬如
2022-11-11
132

每個人都是父母的寶貝,所以不要欺負任何人

每個人都是父母的寶貝。「疼在兒身,痛在娘心。」我們要看到,一個人的成長,承載了父母的多少呵護,多
2023-02-09
132

水野弘元:有部、經部等對於心、心所的論爭

有部、經部等對於心、心所的論爭一、序說[263]心所法的發展是在初期佛教之後。在漢譯阿含中,雖然有「
2022-10-21
132

人患各執所見

析理不得不嚴為辯別,入道不得不務有專門,然而執己為是,概他為非,又不可也。此在昔已然,於今尤甚。
2022-07-28
132

嘎瑪仁波切:罪障是總稱,可分為業障、煩惱障、所知障和習氣障四種。

罪障是總稱,可分為業障、煩惱障、所知障和習氣障四種。這些會對解脫形成障礙,因此稱為「障」。  一
2023-12-26
132

周齊教授:「佛學」與「國學」不必是所屬關係

「佛學」與「國學」不必是所屬關系近來,社會上掀起了「國學熱」的浪潮 ,但有一部分人將佛學排除在了國學
2022-11-06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