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共找到 1211 個文章

嘎瑪仁波切:精舍,是講經說法的地方,是利益眾生的所在

寺院如果用來只是擺佛像、點香點蠟燭、搞形式,那就不是真正的佛陀教育  佛陀告訴我們,在同等的發心
2024-02-10
125

宣化上人:大天長者,因為沒有斷婬欲心,所以才會這樣的收場

我們研究佛法的人,一定先要斷婬欲心。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大天長者,他是阿育王時代的假羅漢,
2023-10-19
125

印光大師:修行不必另擇一所,家庭便是道場

如來說法,恆順眾生。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外盡人倫,內消情慮。使複本有真心,是名為佛弟子,豈在兩根
2023-04-10
125

益西彭措堪布:由普賢行願所獲得的福德資糧,不會有窮盡之時

(十二)總迴向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這是總
2023-06-21
125

凈土法門法師:成佛就是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就是成就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摘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佛在經裡面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既然有佛性當然就能成佛。佛
2023-11-26
125

獨尊湛現:修行千萬不要心外所求,要從內心下功夫

阿彌陀佛,大家好。  修行都是在於自心,所修的主題也是自己的心態,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是汝心頭
2024-03-07
125

理凈法師:佛是具有無所不能的神力嗎?

佛是具有無所不能的神力嗎? 問:佛是具有無所不能的神力嗎?佛如果具有無所不能的神力,可以令眾生迅速
2023-02-02
125

宏圓法師:戒是一切善法所依住處

持戒是我們佛弟子成佛的基礎。戒分為三種,第一是攝律儀戒。就是能夠受持五戒、八戒、十
2023-09-01
125

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四十一)~C 1123經:有一位與佛陀同為釋迦族的族人叫菩提,他來到佛所...

1123經:有一位與佛陀同為釋迦族的族人叫菩提,他來到佛所對佛說:「善哉!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
2023-03-05
125

誠信的人會從三個方面有所體現

其實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要誠信。  誠信,是一個人最基礎的品質。  一個誠信的人會從三個方面有
2023-10-30
125

凈土法門法師:所有的宗教都遇到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我們這個年代是最辛苦的一代,遇到第二次大戰,戰爭當中讓我們流離失所,就是逃亡,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定
2024-03-05
125

這樣工作生活一天,所做的功德不可勝數!(附各行業具體方法)

寂靜法師開示: 依報隨著正報轉,如果這裡只有十朵花,那就只會吸引十隻蝴蝶,如果這裡有
2023-01-24
125

信願法師:凡夫三業所修的善行是雜毒之善、虛假之行(九)

【觀經疏三心釋】凡夫三業所修的善行是雜毒之善、虛假之行(九)  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法門,非常的妙
2023-12-18
125

嘎瑪仁波切:所謂的福報,是能發自內心懂得去積德行善

佛陀告訴我們,煩惱即菩提。所以,當大家有情緒煩惱,就要學會把這些轉換成菩提智慧,將業力凈化掉以後
2023-12-23
125

本源法師:如果人只有福報沒有智慧就會被福報所害

本源法師  如果一個人修學菩薩道,這個必須要知道:不要著相,要具足三輪體空的智慧去行布施,這樣所
2024-03-25
125

星雲大師:所謂緣分就是遇見了該遇見的人

所謂緣分,就是遇見了該遇見的人;所謂福分,就是能和有緣人共享人生的悲歡。  緣分淺的人,有幸相識
2023-10-30
125

凈土法門法師:彌勒菩薩所問經要義

凈土法門:彌勒菩薩所問經要義這十種心非常重要,即是發菩提心的具體落實。於是我就將《大寶積經》的這段經
2024-03-23
125

法藏法師:因為愛,所以求生凈土

因為愛,所以求生凈土   過去的我,以自私來愛你,因此無始以來的生命,一再地重復著「愛」與「離開」。
2023-02-07
125

原來基因就是佛法所說的業力

有漏的世間  為什麼許多人做好事卻沒有好報呢?因為他的身、口、意缺口太多,福報功德自然也會漏了。
2023-03-22
125

所有的不開心是很損福報的,真心念佛會很開心

文/慧律法師  人,為什麼會痛苦?為什麼會煩惱?  我們認為金錢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錢帶給我們的煩
2023-04-22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