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

嘎瑪仁波切:若不懂得自省向善,便會推委過失傷害別人,到最後連自己都不放過

1 心胸狹隘,生活中的傷害就特別多。或許來自別人對我們情緒上的挑戰,或是別人講我們不喜歡聽的言語
2023-11-19
128

慧律法師:開示錄06

⊙忠告很不受歡迎,而且最需要的都被敬而遠之。  ⊙與其用言語來裝飾真理,還不如去實行。  ⊙能夠
2023-11-19
127

呷絨多吉:佛陀說人身是痛苦的,它有生老病死等

開示連載(381) 上師教言集:  如今我們最了解的就是這個人身了,我們很在意執著的,
2023-11-19
126

昌樂法師:聽經拜佛為什麼會流淚?

上一節我們講的菩提心跟聲聞乘出離心之間的關係。雖然在《法華經》當中表述了菩提心的重要性,從某種程
2023-11-18
125

海濤法師:如何擺脫纏身靈附體?

這個有一些人非常關心,人一旦被東西附體了,是非常痛苦的事情。首先你要從自己的心靈上找問題,可能你
2023-11-19
120

嘎瑪仁波切:種下成佛的種子,是最大的布施

我發現有些弟子很有意思,每天念經修行都是在懺悔。  懺悔固然重要,但是它就像你在種莊稼時先要開荒
2023-11-20
120

印能法師:這才是真正供養佛菩薩

現在,有不少信佛的人,捐了很多很多錢,給寺院和住持,認為這就是虔誠「供養」。  在佛教的《長部第
2023-11-17
119

慧律法師:開示錄09

⊙我執就如同流膿的暗瘡,使我們受苦的就是這個「我」。  ⊙語言是外在的思想,思想是內在的語言。
2023-11-18
118

星雲大師:鼓勵與責備

以鼓勵代替責備,以贊美代替呵斥。』這不但是教育上最好的方法,這也是做人處事最妙的高招。  人與人
2023-11-19
118

鈴木大拙:生活的好壞,取決於你持什麼樣的心

要知道,世間萬事皆有變數,所以不執不取,才是最智慧的做法。不要認為眼前放下了某件事情就是個不折不
2023-11-17
117

宣化上人:戒能生諸功德

此則略說持戒之相。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  這是說
2023-11-20
116

凈土法門法師:修福不享福

第二個「貪餮」。餮是什麼?貪吃。這個也嚴重,在現前社會我們能看見。一個宴會聽說一桌酒席的菜幾十萬
2023-11-20
116

仁清法師:念佛也可以進入禪定的狀態

不被外境所轉,在某種程度上來講,那你就是一種禪定。禪定是一種功夫,不僅僅是一個宗派。禪定是修行的
2023-11-19
116

虛雲老和尚:這個色字不知害了多少人

《楞嚴經》上佛說:「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我們和佛就如此不同。《楞嚴》一經,
2023-11-20
115

仁清法師:不被外境所轉就是一種禪定

不被外境所轉,在某種程度上來講,那你就是一種禪定。禪定是一種功夫,不僅僅是一個宗派。禪定是修行的
2023-11-16
115

慧悟法師:讓自己快樂起來

覺悟,是對不悟者來說。  眾生不覺悟,當然痛苦;覺悟後,就會得到解脫。  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想過快
2023-11-20
113

索達吉堪布:問問自己,初心還在嗎?

| 不被世界改變,比改變世界更難 |  請問:我以前看過一部電影,講一個聾啞學校的老師對學生進行
2023-11-16
112

慧律法師: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呢?

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呢?  我覺得唯有「內心安適,俯仰無愧」的人才有真正的幸
2023-11-17
110

宣化上人:罵了證果聖人一句話,結果做牛五百世

他毀謗這個比丘像老牛似的,果然他死了之後,自己就去做牛去了,做牛做了五百世牛。  這個尊者的名字
2023-11-20
108

虛雲老和尚:上海玉佛寺禪七開示初七第五日開示

修行一法,易則容易,難則實難。  易者,只要你放得下,信得實,發堅固心和長遠心,就可成功,難者,
2023-11-17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