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咒
佛經
佛宗
佛學
佛骨舍利
放生
佛咒
佛經
佛宗
佛學
佛骨舍利
放生
大乘
「放生」在佛教中的含義
“放生”典出於大乘佛經,盛行於中國內地,西藏亦然,也流傳於日本和鄰近的
放生起源
2022-06-21
316
《心經》是大乘佛法心要,也是般若思想中心
雖然《心經》只有短短的二百多字,但是含義卻極為廣博而精深,《心經》是整個大乘佛法的心要,也是大乘
佛經文章
心經
2022-06-24
263
體方法師: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座 第三章 緣起之生滅與不生不滅
第三章 緣起之生滅與不生不滅第一節 無生之共證與大乘不共 龍樹依空而顯示中道,即八不緣起。
法師開示
2022-07-19
195
體方法師:解脫之道講記 b18 三法印的統一
「﹝三法印的統一﹞ 一、〔從無我貫通(緣起的無實性)〕:凡是無常的,即有為法,即生、住、異、滅
法師開示
2022-07-12
191
體方法師:解脫之道講記 b26 滅諦 四 解脫者的心境
「四、解脫者的心境 證得諸法實相的境地,本不可形容,如從方便說,可用三事來表達: (一)光
法師開示
2022-07-11
190
關於《壇經》「西方極樂世界」的解說
關於《壇經》“西方極樂世界”的解說 閻孟祥 《壇經》中有一則惠能與人談西
佛經講解
六祖壇經
2022-06-18
189
體方法師:解脫之道講記 c15 慧之觀境
慧之觀境慧是以分別、抉擇、尋伺等為性的,那麼它所分別、抉擇地對象──所觀境,是些什麼呢? 修學佛法
法師開示
2022-07-09
180
妙祥法師:罪從心起將心懺
罪從心起將心懺——妙祥法師答劉居士問:「懺悔」關於大悲寺每年二度受三皈五戒前整夜的懺悔由來,是在一九
法師開示
2022-06-25
179
不可思議!誦讀《金剛經》可獲得無量功德
編者按:《金剛經》全名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般若波羅蜜”是梵文,中文
佛經文章
金剛經
2022-07-07
178
【大乘】是什麼?大乘佛教的特點是什麼?
大乘是什麼?(佛教解釋) 「大」含有廣大、崇高、無量之含義;「乘」運載、運乘之含義。謂之諸大菩薩眾
佛教名詞
2022-06-20
178
體方法師:解脫之道講記 c2 涅盤之深究 一 蘊苦永息之涅盤
「﹝涅槃之深究﹞ (一)蘊苦永息之涅槃:惟有甚深的空(無我)慧,才能破除我見。等到此生的報體結
法師開示
2022-07-11
175
關於《楞嚴經》的幾個問題
《楞嚴經》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稱《首楞嚴經》或《大佛頂首楞嚴經》
佛經文章
楞嚴經
2022-07-19
171
佛經中講述「放生」的含義
“放生”典出於大乘佛經,盛行於中國內地,西藏亦然,也流傳於日本和鄰近的韓
放生起源
2022-06-18
167
鳩摩羅什是誰?譯經專業戶鳩摩羅什的簡介
鳩摩羅什又稱鳩摩羅什三藏法師,簡稱羅什,龜茲人,出生於古西域龜茲(今新疆庫車),父名鳩摩羅炎,母
入門須知
2022-06-19
167
宏海法師:不在煩惱攝受范圍的執著是貪嗎
問:我們做事情,如果所執著的事情,不在"煩惱"的攝受范圍,算"貪"嗎?比如我們執著於西方極樂世界
佛學問答
2022-07-17
164
親佛法師:二課合解 第七講
《二課合解》第七講12月28日上午9:30,釋親佛法師在榕樺寺念佛堂繼續向四方信眾講授《二課合解》。
法師開示
2022-07-21
163
阿彌陀佛是報身佛還是化身佛?
善導大師開示: “問曰,彌陀凈國,為當是報是化也。答曰,是報非化。雲何得知。如大乘
淨土宗
2022-06-19
159
體方法師: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座 第二章 龍樹及其論典
第二章 龍樹及其論典 第一節 龍樹論略說 約在西元一百五十至二百五十年間,龍樹出現於印度的
法師開示
2022-07-19
156
為什麼中國人特別看重《金剛經》?
為什麼中國人特別看重《金剛經》? 一、殊勝地位 因為該經直指宇宙真相“空性&rd
佛經文章
金剛經
2022-06-29
153
體方法師: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座 第十二章 空宗與有宗
第十二章 空宗與有宗 現在略談空宗與有宗,作為本論的結束。中觀宗又稱之為空宗,因為他是深刻發揮空性的
法師開示
2022-07-18
143
上一頁
26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