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咒
佛經
佛宗
佛學
佛骨舍利
放生
佛咒
佛經
佛宗
佛學
佛骨舍利
放生
禪師
趙州禪師的待客之道
趙州禪師德高望重,趙州城的趙王非常尊敬禪師。有一天,趙王親自上山來參見禪師,趙州禪師不但沒有出門
人物故事
2022-06-03
347
《六祖壇經》全文及譯文_卷7
機緣品第七 【原文】 師自黃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無知者。時有儒士劉志略,禮遇甚厚。志略
佛經原文
六祖壇經
2022-06-03
197
怎麼克服知道卻做不到的毛病?
佛法中,有所謂“信、願、行”三資糧,無論信、願或行,都必須先有決心。
佛與人生
2022-06-03
146
禪師救蠍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一位禪師見到一隻蠍子掉到水裡,決心救它。誰知一碰,蠍子竟然蜇了禪師的手指。禪師無所畏懼,再次出手
人物故事
2022-06-02
144
聖傳禪師肉身舍利
聖傳禪師(1828-1889)俗姓王,字玉忠。安徽桐城人。兒時喜效法僧侶作佛事,六歲依大通鎮普濟寺性
肉身舍利
2022-06-01
141
要留一個空間給自己轉身
一天,一個學僧到法堂請示禪師說:“大師!我常常打坐,時時念經,早起早睡、心無雜念,我
佛經故事
2022-06-04
137
不要小看這一粒米
有一天,石霜和楚國禪師正在篩米。被他們的師父靈佑禪師看見了說: “這是施主的東西,
哲理故事
2022-06-05
135
禪定就是定力
禪定就是定力 禪宗和凈土宗是佛教的兩大支,兩者的根本主張背道而馳。禪宗主張頓悟自力成佛,而凈土
宗門故事
2022-06-03
134
心動,還是幡動
星雲大師寬心:心動,還是幡動 六祖慧能得法後輾轉至廣州法性寺。一日,風吹旗幡,幡隨風飄動,有一僧說
人物故事
2022-06-04
128
丹霞戲尼
丹霞戲尼 丹霞禪師年輕時飽讀四書五經,他在去京城參加科舉考試的途中,遇到一個禪者點化他&ldq
宗門故事
2022-06-04
128
同圓種智
同圓種智 晦堂祖心禪師號寶覺,廣東南雄鄔氏子。曾親近過黃龍惠南禪師,平時與文人黃山谷私交甚為密
宗門故事
2022-06-04
128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麼意思?
佛教所講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風”這四大。地指堅硬的性質,水指潮濕的
佛學常識
2022-06-05
127
怎樣才能把禾苗插得直直的?
一天,弟子們和禪師一起在田裡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總是歪歪扭扭,而禪師卻插得整整齊齊,就像是用尺子
哲理故事
2022-06-02
127
想要裝新東西,就要把舊東西倒掉
人非聖人,心存雜念也是合乎情理的;我們無法完全做到心無雜念,但是可以讓雜念少些,擁有多些。在這裡
哲理故事
2022-06-03
127
道德的光輝
星雲大師寬心:道德的光輝 宋朝道楷大師得法後,大揚禪門宗風。一日,皇上遣使頒贈紫衣,賜號定照禪師。
人物故事
2022-06-02
126
無爭無價
無爭無價 遊方和尚問曹山禪師:“人世間最珍貴的東西是什麼?” 曹山禪
宗門故事
2022-06-03
126
生死同參一首詩
生死同參一首詩 雙溪布衲禪師和契嵩禪師友善,而且彼此已到了真正以禪接心的階段。一日契嵩禪師戲以
宗門故事
2022-06-03
122
也就只是像那麼回事
一位學僧非常恭敬地請教慧林慈受禪師:“禪者悟道時,對悟道的境界和感受說得出來嗎?&r
生活故事
2022-06-01
122
禪師的生活
禪師的生活 禪師們是思考人生大哲學的,精神世界極為豐富,而他們在物質生活方面,卻是十分簡朴的。
宗門故事
2022-06-02
121
離開了生活,佛法有何用
很多禪師都喜歡在生活中開示弟子,趙州禪師也不例外。 有一天,幾位僧人前來問禪,第一位學僧問道:
宗門故事
2022-06-03
118
上一頁
3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