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師文選《法器說》

盈天地間。皆器也。天為覆器。地為載器。日月為照明之器。虛空為容受之器。夫誰為不器者。其為形而上者
2022-06-13
135

寵辱不驚 低調做人

孟買佛學院是印度著名的佛學院之一。它不僅建院歷史悠久,還培養出了許多著名的佛學者。而且,該學院還
2022-06-13
131

四小不可輕

星雲法師  —般人常有看輕別人的毛病。見到一個人只有小學學歷,就認為他沒有什麼知識;
2022-06-12
124

只念二字 安然而生

壽昌經禪師,閩人,生時難產,其祖於其窗外念《金剛經》,只念出「金剛」二字,即安然而生。其祖喜,因為取
2022-06-12
155

兩卷無量壽經宗要

兩卷無量壽經宗要釋元曉選將申兩卷經旨。略開四門分別。初述教之大意。次簡經之宗致。三者舉人分別。四者就
2022-06-12
126

為什麼要念佛

佛法發源於印度,流傳於中國,乃至世界各國。其目的無非令人覺悟自心,離苦得樂。蓋“佛&
2022-06-12
152

五乘佛法的思想

五乘佛法的思想  儒家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ldquo
2022-06-12
139

何謂人生

何謂人生  「人生」一詞,消極方面為針對向來佛法之流弊,人生亦可說「生人」。向來之佛法,可分為「
2022-06-12
120

一心皈命凈土法門

前些日子,有位長期住在美國修行的法師寫信給我,提到一些佛法方面的問題。這位法師非常客氣,首先表示
2022-06-12
122

在家修行之農歷七月份的意義

問:七月十五盂蘭會之緣起,乞指示。  答:七月十五盂蘭盆經載,目犍連尊者度母於餓鬼而不能,佛令在
2022-06-12
154

情網、欲網、識網

師父點燃檀香,放進香爐。看著冉冉升起的香霧,非幻非真,似有似無。小沙彌有些浮想聯翩:師父曾說眾生
2022-06-11
124

念佛法門的層次——聖嚴法師

修學念佛法門可分兩種層次,第一種是求感應;第二種是不求感應。但是,若不從第一種開始,而直接修學第
2022-06-11
122

苦口婆心話放下

大家要明白,學佛是為了什麼?小乘佛法只是為個人了生死。大乘佛法,光自己了生死還不行,必得叫大家一
2022-06-11
116

凡夫可以學楞嚴經嗎

凈土論要:凡夫可以學楞嚴經嗎?問:我們生死凡夫有資格學《楞嚴》嗎?凈界法師答:《楞嚴經》所加被的正是
2022-06-11
145

阿彌陀佛與釋迦牟尼佛的因緣關係(圖文)

大家都知道,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人,也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修出來的惟一的佛(彌勒菩薩目前正在兜率天
2022-06-11
170

求生極樂,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了

我叫杜武宗,皈依法名佛悟,今年已71歲,廈門市杏林馬鑾村人(這裡是慧凈法師俗家杜氏祖上在祖國大陸
2022-06-11
125

你對佛菩薩執著嗎?

剛開始學佛的時候,很多老菩薩都對我說,不要這么執著。放下執著。而我偏偏不以為然,如果我不執著,那
2022-06-11
159

尊為皇帝 尚敬同門

清順治皇帝,拜玉林禪師為師,法名行痴。與玉林法徒行森書,署名尚寫法弟行痴和南。和南,乃磕頭也。皇帝與
2022-06-11
132

三睹觀音聖像 復蒙彌陀授記

我的母親孫心提老居士,是在民國六十七年(一九七八)九月廿六日(農曆八月廿四日)安詳往生了,世壽九
2022-06-10
139

要研究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要研究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如何看待宗教和文化的關係,這是每一個民族在發展文化過程中必然會遇到
2022-06-10
118